近年来,受效益低、耕种条件差、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,不少乡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“非粮化”、抛荒现象,导致土地资源浪费、耕地质量下降。汾市镇南岸村积极引进种粮大户,130余亩抛荒和非粮化耕地重新开荒种粮,实现复耕。
在汾市镇南岸村,种植户邓清华正背着小型水稻喷式直播机播撒稻种,让种子在田间发芽、生长。这样的种植方式省去了传统育秧、栽秧等环节,具有省工、省力、省时、增产、增收等优点。
种植户邓清华说,小型水稻喷式直播机播撒稻种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劳力、操作简单,自己一天可以完成七八十亩,而且成活率可以达到80%以上。
今年,汾市镇南岸村为了复耕大面积的抛荒和非粮化耕地,积极寻找种粮大户进行合作,大规模恢复粮食生产。
南岸村村支书、村委会主任贺周俊介绍,在之前,村里因为水利设施不完善,水源不能保障,所以就改种了水果。全村“非粮化”面积共有161.64亩,有8.23亩因为完全没有水源,所以抛荒了。为了实现复耕,村里先后联系了8批种粮大户前来考察。
邓清华是宜章县的水稻种植大户,正是看中了这130余亩集中连片的耕地,于是打算在这里重新开荒种植优质水稻。
“非粮化”耕地由于灌溉水渠深、土壤硬化严重等原因,重新开荒种稻的成本较高,为了达到稳定粮食生产的目的,村委向邓清华提出了更优厚的土地承包政策,将承包时间延长到了三十年,让他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下一步,南岸村还将进一步加强与种植户合作,帮助种植户解决在粮食种植中碰到的实际困难,让抛荒、“非粮化”耕地全部实现复耕。
南岸村村支书、村委会主任贺周俊表示,村里正在计划完善水利设施和灌溉设施,要把161.64亩“非粮化”和8.23亩抛荒土地,全部恢复粮食生产。
“现在是在这里试点,如果将来搞得好,有地方搞还可以多搞几百亩、千把亩,尽量把产业做大一点。”种植户邓清华说。
引进种粮大户实现抛荒、“非粮化”耕地复耕,是提高耕地利用率、稳定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,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,只有坚决守住耕地红线,恢复种粮属性,才能夯实粮食生产基础。
责编:龙潮辉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十五运会·图集3∣举重:桂阳妹子力压群芳!女子举重59公斤级罗诗芳强势卫冕
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 “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”主题新闻发布会(文字实录)
“陕西咸阳附近千亩辣椒免费摘”不实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1日)
涉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”举报邮箱开通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0日)
三湘时评|乌镇峰会,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
“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”不实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7日)
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“三联单”,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
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“土特产”
下载APP
分享到